環保署 淨化室內空氣植物

提供單位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根據估計,現代人每天約有80%~90%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。近年來,常有報導指出,長時間置身於密閉性的建築物內,會出現過敏、頭痛、眼、鼻或喉嚨感染、易感冒、皮膚乾燥發癢、嗜睡、噁心、無法專注、易疲勞、對氣味敏感等症狀,稱「病態建築症候群」(Sick Building Syndrome, SBS)。許多研究顯示,除了以物理性或化學性的方法來減低SBS 的發生之外,最自然的方式是在室內擺設植物。

環保署表示在通風不良的辦公室或教室,二氧化碳濃度常高於600 ppm,可選用非洲堇、皺葉椒草、大岩桐、薜荔、嫣紅蔓、馬拉巴栗、長壽花、盆菊、黛粉葉、觀音蓮、山蘇花、鹿角蕨、與冷水花等植物,但要保持室內光線明亮,降低二氧化碳濃度之效果才好。

對於落塵量較高之處,如鄰近馬路邊或建築工地附近的住家,可選非洲堇、鐵十字秋海棠、薜荔、大岩桐、盆菊與波士頓腎蕨等室內植物,但需定期清理葉片,以維持淨化效果。而民眾於新裝修、粉刷房舍時,可擺放黛粉葉、印度橡膠樹、波士頓腎蕨、山蘇花、常春藤、中斑吊蘭、非洲菊等植物,來降低室內甲醛、苯或二甲苯之含量。

為有效改善室內空氣品質,環保署呼籲,室內每9平方公尺的地板面積即應放置1棵至少6寸盆大小的植物,並將植物置於通風、有日照處,有助於維持室內空氣品質於最佳狀況。

本手冊包括室內植物減少空氣污染之種類,如何應用於居家綠美化功用,並維持身心健康。所列50 種室內植物係參照近年來臺北花市銷售情況,因篇幅有限,無法囊括所有室內植物。文中之室內植物各論包括學名介紹、形態與常見品種、常見之植栽大小及應用、生產要項與室內維護管理及常見生理障礙與病蟲害等,可供國人居家綠美化及提高室內空氣品質之有效參考。

2012-03-13 11:52

總瀏覽508 , 今天瀏覽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