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花博看台灣(陳文茜)
2010年10月16日蘋果日報
2006年11月由於台北花卉協會極力爭取,台灣第一次擁有了主辦國際花博的機會。
它或許沒有奧運重要,沒有世博偉大,卻也是國際相傳了50年的盛典大事。
與2009年高雄世運、台北聽奧不同,它展覽的期間長達半年,仿若上海世博。
它不是一場開閉幕式,中間20天體育比賽就了結了。
自1960年荷蘭鹿特丹發起國際花博以來,它已是各國展現花卉、藝術、科技、劇場、綠色建築的比賽。
自1960年至今,50年來,這是台灣第一次,不只是第一次花博,也是史上第一次舉辦時間最長的國際博覽會盛事。
這本應是小小的台灣,史上最珍貴的榮耀片刻。
但2006年11月,當台北爭得主辦權時,台灣靜悄悄的。我們國人常自嘆自己是亞細亞的孤兒,可是當少數偉大的孤兒們在海外為台灣爭取難得主辦權消息宣布時,從來沒有如韓國麗水、中國大陸北京、上海市南京西路群眾狂歡,大放煙火為他們慶賀。相反地,台北花卉協會寂寞地去,寂寞地回來。2006年11月那一年也正是紅衫軍倒扁的高潮,中央執政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決定當一個漠視花博的主角,他帶著政黨偏見,把台北市當敵人,拒絕給予台灣史上最大國際博覽會應有的預算補助。
2007年郝市長上台,聽奧沒錢,花博更沒錢…
閱讀更多
about 從花博看台灣(陳文茜)